首页 > 科学探索

两名贵州籍学者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2019-01-25 11:40:04 作者:迷迷

9月22日,欧洲科学院(AcademiaEuropaea)正式公布了2018年的新学者和外国学者名单。九位中国人当选,包括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梅红和北京大学教授孟杰。

timg.jpg

欧洲科学院成立于1988年,由英国皇家学会和其他代表欧洲最高学术水平的国家科学组织组成,总部设在英国伦敦。乌拉尔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它是跨地区、跨学术领域最广泛、学术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科学组织之一,拥有3800多名学者,主要来自欧洲国家,其中包括100多名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和图灵奖,不到5%。目前,欧洲科学院院士包括73位诺贝尔奖得主、15位菲尔兹奖得主和6位图灵奖得主。

1963年5月生于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高可靠性软件技术教育部,党委常委,北京市副校长

梅红于1980年17岁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录取,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他在1987毕业后继续留在学校。1989进入上海交大,攻读计算机软件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任教,任讲师、副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荣获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奖(研究类)。1997;荣获1998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博士后奖;1999在美国访问学者参加贝尔实验,2001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会4项支持;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2005年被任命为江泽民学术计划特别教授、教育部长;2006年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系主任、院长。2011年,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被任命为党委常委、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同年被任命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e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学会,2014年;北京工业大学常务委员会委员、党委副主席,2016年7月。

timg.jpg

北京大学孟杰教授,1991年获北京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江泽民学者奖特别教授。教育部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会获得者。

孟杰教授在《物理评论快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200余篇SCI论文。他引用了超过2800篇SCI论文(包括自引)。他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会议主席或咨询委员会上发表邀请报告,并受邀到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希腊、台湾、瑞典、俄罗斯、越南、克罗地亚、韩国。非洲和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所参观访问了80次以上。我应邀参加国际学校的核结构理论讲座。国际科学出版公司,一篇94页的评论文章,题为《相对论连续统HartreeBogoliubov理论用于奇异核的基态性质》,是为粒子与核物理的进步而写的。1993年,他获得了国家教育和自然科学两项奖。00,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973届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放射性束核物理与天体物理学(2000年-2005年)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北京大学青年核物理中心-兰州重粒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北京大学科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核结构委员会中国核物理主任、北京核学会副主席、兰州重工学院会员、访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编辑委员会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物理评论函物理评论C成员,耳物理学A、国际现代物理学E、中国物理学等学术期刊的核评论员信函。国际核物理、国际核结构和相关主题国际春季研讨会等国际会议咨询委员会成员。苏北国际暑期学校系列创始人、中国校长蝙蝠物理学由中国、日本和德国等大学和研究机构共同赞助。

孟杰教授的研究工作涉及核物理学领域的几个热点问题,代表了国际核物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在放射性束核物理、核的手征对称性、核的特异性质、核子物理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磁旋转和相对论连续谱学。1997年,他和他的合作者一起预测了核的手性对称性,并建议寻找一个三轴形变、质量为130的旋转核。2001年的实验证实了这一预测,并报告了i.科学和其他特殊论文。认为1994年提出的核磁转动模型是美国能源部编制的《核物理长期计划》中振动转动研究的新成果。实验发现第一个晕核11Li的吸收证明了连续谱对晕的贡献。滴线核的预测晕是一种新的奇异现象,已成为GSI、日本RIKEN、中国CSR等国际上主要的放射性束流装置的主要物理研究对象。

孟杰教授在手性对称、晕现象、赝自旋对称、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等领域作出了重要的独创性贡献。他推动了国际上核质量高精度测量和手性核探索的先进实验研究,发表了核结构、核天体物理、辐射束物理等学术论文400余篇。他引用了10000多篇论文,其中H因子为53。其中,19篇论文被引用超过100次,孟杰教授是教育部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的第一位专门教授,也是全国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会(2000)的得主。曾两次荣获中国大学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和2013年)、中国物理学会吴友勋奖(2007年)和伊朗花拉模型国际奖(2008年)、中国物理学会亚洲成果奖(2009年)和德国GeN奖。共同奖(2010)荣获2012美国物理学会会员奖。


上一篇: 白发怪物难倒科学家
下一篇: “酸碱体质”有科学依据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