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前119年),字号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西汉时期名将、民族英雄,秦国名将李信的后代。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一千多年来,文人墨客热衷于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无比同情李广命运,感慨李广怀才不遇、时运不济,痛恨汉武帝刘彻忽略良才。然而考古发现的一批批敦煌汉简,揭开了李广难封的端倪,事实上,结合考古与史书来看,不是汉武帝刘彻不愿赋予封侯,而是李广战功不够。
1981年,在敦煌酥油土汉代烽燧遗址中,考古专家出土了一批汉代简牍,内容重要有诏书、律令、檄书、寻常屯戍簿册、字书、兵书、历书等,其中一枚简牍中,专家学者发现了一条特别的法令——“击匈奴降者赏令”。根据专家学者分析,这条法令大约公布于公元前121年左右,其内容如下(“口”代表残缺文字):
1:口者众八千人以上封列侯邑两千户赐黄金五百
2:取故君长以为君长, 皆令长其众赐众如隧长其斩口
3:口口赋二千石口赐诣口口言及武功者赐爵共分采邑
4:二百户五百骑以上赐爵少上造黄金五十斤食邑百户百骑
在汉代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斩首或俘虏多少才干封侯的具体律令条文,惟独对有功者的具体恩赐记录,但“击匈奴降者赏令”却揭开了面纱一角,其中第一条是“口者众八千人以上封列侯”,这里的残缺文字应该是“降”,因此意思是“招降八千匈奴人的封列侯”。
所谓列候,又叫彻侯,因为避讳汉武帝刘彻刘彻,所以更名为列侯,这是最高等级的爵位,待遇与三公相同。比列侯稍逊一筹的是关内侯,普通是有侯爵称号却没有国邑,但有食邑。秦汉军功爵中,从第七级“官大夫”开始就有食邑。
纵观李广一生,从未有过大规模招降匈奴人的记载,因此李广肯定无法以此封侯,那么斩首多少可以封列侯或关内侯呢?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在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中,吴王刘濞公布了“等地招降功格赐金赐爵赐邑”,其中就有战功列候的具体要求。
能斩捕大将者,赐金五千斤,封万户;列将,三千斤,封五千户;裨将,二千斤,封二千户;二千石,千斤,封千户:皆为列侯。
可见,吴王刘濞对赐列侯的最低要求是斩杀二千石的敌方官员,恩赐黄金千金,封千户。
吴王刘濞与汉武帝刘彻面对的局势不同,但吴王刘濞造反,需要重赏刺激,而汉武帝刘彻也需要激发将士斩杀匈奴,两者异曲同工。但即便如此,吴王刘濞的列候最低要求是斩杀二千石,相当于斩杀太守一级的官员才行,太守往往是一郡最高长官,而一郡治理数座城市。秦国有36个郡,汉景帝时期有54个郡,汉武帝刘彻时大约有百余个郡,因此太守是高官。也就是说,在汉朝想要封为列侯很难,军功要求很高。
总而言之,结合出土的简牍与汉朝史书,可以得到这么一条结论:以军功授爵,有功才有赏,这是汉军升爵的硬性指标;而最高的列侯侯爵,即便在特别的需要重赏激励的战争年代,获得难度也很高。
但如果李广追求的是关内侯,那么又有什么战功要求呢?以汉武帝刘彻时期两个例子来说明。
汉武帝刘彻时代,仅仅卫霍时期,因军功封侯者就有23人之多。尤其是汉匈形势逆转之前的几场战役,为了激励将士,汉武帝刘彻封侯条件极为宽松,比如卫青首次以车骑将军的身份出击匈奴,取得龙城大捷时,斩首捕虏数百,被封为关内侯,后来收复河南地时,卫青军斩首匈奴2300级,被封为长平侯;漠北之战中,李广之子李敢“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多”,被封为关内侯,食邑200户。
因此,即便是侯爵中最低的关内侯,战功要求也不低,否则卫霍时代就不是惟独23人封侯了。
明确这一点之后,回头再来看李广,本来李广并非如文人墨客感叹的那般,而是他在一生之中,没有立下足够封侯的战功。
李广少年成名,汉文帝时代就从军抗击匈奴,斩杀匈奴首级很多,被任为汉中郎。因为一身勇气,多次格杀猛兽,汉文帝感慨“惋惜呀,你没遇到时机,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
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中,李广尾随周亚夫平叛,在昌邑城下夺取叛军军旗,立了大功,这应该是李广一生距离封侯最近的时候,但李广私下接受梁王刘武给他的将军印,于是汉景帝没有给他任何封赏。在此之后,李广历任边关七郡太守,天天与匈奴交战,留下无数英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