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新】发掘与众不同的瑞士——两日巴塞尔,走近十位建筑大师花了很大功夫规划的建筑之旅,虽然由于时间有限只停留了两天,但是绝对干货满满!赫尔佐格与德梅隆、扎哈、安藤忠雄等一票设计大师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喜欢建筑、艺术、博物馆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座博物馆之城!(感谢同行旅伴出镜,附上同伴博客链接:)巴塞尔莱茵河岸远眺诺华园巴塞尔Wettsteinbrücke桥上巴塞尔巴塞尔居住的旅店STAY@Basel阳台外的景象,安静的街道,左转就是车站啦巴塞尔瑞士法郎巴塞尔巴塞尔维特拉消防站@扎哈·哈迪德巴塞尔巴塞尔巴塞尔VitraHaus的1/12个阳台上初识巴塞尔——城市名片为莱茵河浸润、的暖阳眷顾,是个老少通吃的混血尤物。·作为热门旅行地,是出了名的“贵”的,如果经济水平有限又想打卡,是很好的选择。它或许不像、那样出名,甚至被人误以为或者,却是独具“混血”范儿的一座低调的土豪城市。虽然位于德语区,在街上走着身边尽是说着德语或者法语或者语或者英语的人们,多走几个街区或许不小心就误入或者的境内。的人口紧随和之后,是的第三市,坐落北部边境,莱茵河岸边,毗邻和;经济水平发达,地理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从此取道或都非常便利,如此看来,非常适合假期时间较短又很有旅行野心的小伙伴。
·化工和制药是最引以为豪的产业,知名药业公司诺华(Novartis)和曼·罗氏集团(Hoffmann-LaRoche)为首的最大的药品公司总部都设在。·汇集了众多享誉世界的博物馆与美术馆,藏有古典到现代的艺术作品的美术馆(KunstmuseumBasel)、建筑博物馆(SAMSchweizerischesArchitekturmuseum)、文化博物馆(MuseumderKulturenBasel)、拜勒基金会博物馆(FoundationBeyeler)、维园(VitraCampus)。对于建筑爱好者来说,这座城市汇集了太多大师的作品,作为赫尔佐格与德梅隆(Herzog&deMeuron)事务所的大本营,城市各个角落都分散着他们的创作;同样在诺华园和维园,可以饱览弗兰克·盖里(FrankGehry)、SANAA、西扎(AlvaroSiza)、安藤忠雄(TadaoAndo)、扎哈·哈迪德(ZahaHadid)等风格各式的建筑作品。因此无论艺术爱好者、博物馆爱好者,都不要错过这样一个璀璨的城市;如果你是想要学建筑、设计,或者已经在学习路上的朋友,甚至可以在之后进入去拜访不远处的勒·柯布西耶(LeCobusier)一大经典作品——朗香教堂(LaChapelledeRonchamp)。·早春或者初夏无疑是最好地亲近大自然的时节,适逢的复活节假期(4月2日前后),整洁的街道和精致的小房子带来逃离大都市喧嚣的清凉感,在莱茵河(Rhein)畔散步或发呆,看波光粼粼的水面都会是个完美的午后;同样的,北部进入的林区Schwarzwald尽是适合郊游踏青的好去处。的众多博物馆都有专门针对儿童的服务系统,维园这样的综合园区聚集了大量的年轻家庭,带孩子出游的家庭也完全可以在这座艺术氛围浓厚、自然景色温柔的城市收获多维的游览体验。
初识巴塞尔——住、行、游Tips-住·行·游Tips住在或者Booking上搜索。由于我是从做火车前来,之后也会在火车站附近的站点坐Flixbus大巴进入,就选择了火车站SBB附近的一家旅店。步行10分钟即可到火车站,在一条安静的街区里,附近也密布公交站点。入住前加了22法郎升级为42㎡的住房,带有阳台;预算有限的也可以选择带有公共厨房、公共洗手间的两人间。每人每天€39左右。Booking官网搜索“STAY@BaselSBB”即可。旅游系统非常完善,基本下榻的旅店都会送一张纸质BaselCard,在市内乘坐公共交通都是免费的,可携带它直接乘坐大巴,若有人查票出示即可(不曾被查过)。同时,持卡在参观博物馆时可以享受50%的折扣(我选择在拜勒基金会博物馆时使用,因为它的票价最贵),如果乘坐公交处境(进入到境内),需要在额外车上向司机购买车票(一般为每人€)。在之后计划前往其他地方的小伙伴可以乘坐火车或者Flixbus大巴,或者飞机(最近的机场是--机场EuroAirportBaselMulhouseFreiburg,作为少数由两个国家共同运营的机场,它服务和边境的旅客)游可以去城市官网浏览,不过没有中文选项,用Chrome浏览器右键把网页翻译成中文。以下是官网的子标题,我个人主要参考“艺术与文化”规划游览的,因为此行目的为“看楼”。对教堂或者公园等更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由此深入搜索。吃很尴尬的是对于吃我没有特别推荐的,因为吃饭是出了名的贵的,早饭是在宾馆吃的,每人€8,很是简单,典型的西式早餐。面包蘸nutella榛子酱、果酱、黄油,酸奶加麦片或者坚果,咖啡/牛奶/橙汁,水果。白天赶路因此提前在买了一些干粮,路上偶尔会在Subway/金拱门/王解决,要注意的是就算是快餐店一般价格也偏贵。因此这几天在吃的很简单(会后面在吃点好的也就还可以接受)买由于后续会去到林地区的打折村,对于并没有过多在购物上花心思。在维园或其他有趣的博物馆,我都会买点冰箱贴或者艺术品留作纪念;军刀街边商店会有卖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很多面大概下午6点左右就会关门。不断生长的建筑之城追溯到十五世纪的老城元素与当代知名建筑大师的作品们迸发活力、相映成趣。绽放着全世界最优秀的艺术品,最卓越的当代建筑。-从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开始之所以说“从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开始”,是因为赫尔佐格+德梅隆既是这次行程安排的开始,也是我对西方建筑学认识的启蒙。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他们,知道这个享誉世界的建筑事务所,但是想必所有人都知道位于国家体育馆“鸟巢”——他们正是主设计团队。2008年的时候自己还在初中,懵懵懂懂,并不知未来的职业方向在哪里,但是关于建造鸟巢的宣传片给我带来了巨大影响。怎样反复推敲造型,怎么在有限的预算与频出的建造状况下尽力贯彻自己的建筑理想。如果说梁思成是第一个带来“建筑”这一概念的关键人物,那么赫尔佐格+德梅隆就是最先带给我当代建筑物概念的人物。正是他们的大本营,其事务所就隐藏在莱茵河的某个街道上。城市中,他们的痕迹比比皆是。如果以风格而论,赫尔佐格德梅隆的建筑或许没有盖里那样独树一帜的解构特色,也没有扎哈有机形态的超高识别度,但是正是简洁有力且不固守某一风格的选择,让他们拥抱更多的可能与灵活性。无论对于严肃的办公大楼如罗氏1号,亦或是诗意化的装置蛇形画廊(SerpentineGalleries,2012),还是应对改造项目,将河岸发现站(BanksidePowerStation)改造为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Modern),他们都应对自如。继承着现代主义的光辉遗产,又融入自己因地制宜的解读,秉承对技术不断探索的决心。如果你随便翻出一幢他们设计的大楼的立面详图,就会发现干净而漂亮的表皮下的厚厚玄机。一如2001普策奖桂冠授予时的赞誉“古典艺术性与新时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这次建筑之旅走下来,我个人最喜欢的建筑是VitraCampus里他们的Vitrahaus,向着宁静的山峦走去,踏入Vitrahaus,沿旋转楼梯踱步而上,从“客厅”到“餐厅”,从“客厅”到“实验室”,落地窗和小阳台,各个角度的景色尽收眼底,孩童欢乐地游戏,情侣亲切依偎;会神奇地爱上这里Vitra的任何家具和舒适的氛围。与Pinterest上炫酷的“定妆照”迥然不同,走入建筑立面,才感受到它和蔼的性情,可人的温度。然而虽说来到最初的动力是两位大叔的“召唤”,这里还有太多其他精彩的建筑物们:帮助扎哈摆脱多年“纸上建筑师”绰号的处女作品维消防站,伦佐·皮亚诺(RenzoPiano)的得意之作——当代私人美术馆的案例拜勒基金会,红砖爱好者MarioBotta为雕塑家丁格利设计的专题博物馆...我自己禁不住做了张建筑地图,算是此行的总结也是给同样喜欢建筑的朋友的福利吧。(我把自己认为特别值得一看的用黑底衬出名字。此处部分内容引用了有方的推文,以及胡水菁的文章《简单中的丰富——初探诺华园区》如果你有幸可以到访这座城市,拜访这些有趣的建筑,如果暂时没有机会,希望我的分享能带给你一些不曾听闻的讯息吧。)最佳艺术品栖息地一览两天建筑之旅的实用方案Day1莱茵河岸附近:主题性博物馆丁格利(沿着展馆外的街道向北行走便是一些罗氏集团的办公楼)+历史悠久的公立博物馆美术馆(同时包含在内的新馆也独具特色,3月29为周四,展馆延后到20点关门),满足自己看艺术品的意愿(伦勃朗、荷德勒、莫奈、塞尚、高更、毕加索、夏、康丹斯基、克勒等画家的作品)+,观察建筑之余可以享受莱茵河河岸风光。
如果时间有余可去诺华园。Day2远离市区的维园(境内),以徒步为主,跨越与小镇,穿过河流和绿地,到达同样位于角的私人性质美术馆拜勒基金会;回程公交车正好在博览中心新馆换乘。(意料之外的Bonus是,离开时等flexbus的车站就在老年公寓对面;而由于时间紧迫没有去看的中央信号站、大学等,皆在旅途结束后从回的大巴上经过了。)-城市印象或许是在呆了半年左右的缘故,之前到访的南、国家大多街道古老而陈旧,城市中少有高楼和在建工程。我们经常戏称“unicredit”的办公大楼是“小陆家嘴”。全城高楼寥寥,名声早早打出的CityLife工程也拖了很久,适才完工。则全然不同,沿着河岸远远眺望过去,很多脚手架;亦然,如果跟着导航走,会发现动不动哪个路口就“施工封路”,城市似乎依旧在以“很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地有新的建设和修整。这也是国家实力和财力的体现吧。如果说之前在,在,对于“发达国家”的头衔有些质疑的话(没有吐槽和啦,它们有它们的迷人之处),和让我体会到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不得不服气。在保护、修缮古老街道与构筑物的同时,在保持城市宁静有序高校运转的同时,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
3月30日晴,7:23-11:30中央车站-SBB火车站14:30checkin,完毕后去丁格利博物馆(开放时间:11-18)15:00-16:30游览时间小时16:30-17:00北-西-南过莱茵河走到美术馆,沿途看罗氏的楼17:00-19:00美术馆(开放时间:10-18,周四到20点),游览时间2小时MuseumTinguely就坐落在莱茵河岸边,来这里的一大原因是这学期的一门课MuseologyofContemporaryArt,在建筑史学家VictoriaNewhouse的《TowardsaNewMuseum》中读到她对专题类美术馆的分析,其中她对丁格利博物馆的评价大致是“过于庞大生硬的体量和较多狭小的展区与丁格利充满动态、灵活的作品不太适宜,与莱茵河岸的关系处理得生硬,同时参观流线混乱”。很想亲自体验,看看与她的评价是否一致,于是就来了。当然还有一大原因是丁格利这一本土雕塑家的作品都充满趣味,类似联动装置,应该会带来区别于古典展览馆的体验(可能小孩和男士会尤其喜欢)。对于建筑本身,我个人持肯定态度,虽然空间略显生硬,但是巨大的白色室内把更多话语权留给了展品;但是展览流线确实不太友好,建筑师MarioBotta为了满足馆长对于空间的希冀(“认为应该把最大的展示空间的放到最后,因为如果游客先看到大空间,会觉得之后看到的展示空间都狭小”),把一楼层高最高的展区设置在流线最后。因此游客需要先游览二楼、三楼,然后再回归一楼,加之标识系统不太醒目,我在游览过程中跳过展区多次。这一bug确实令人有丝不悦。但是楼层中可以相互看到的设置、对孩童倾向的服务体系等,又给博物馆加了分。在一楼,同时设置了临展,多为当代艺术,在看过几个逼死强迫症不偿命的艺术短片、被尖叫冰箱袭击后,我果断离开前往下一目的地
。巴塞尔巴塞尔位于一楼最大的艺术装置,混在孩子群里进去了巴塞尔巴塞尔暂时地拥抱“古典”从丁格利美术馆开到美术馆,经过了罗氏的几幢楼,幽静的居民区,以及横亘在莱茵河之上的Wettsteinbrücke大桥。彼时天气晴好,微风拂面,桥才走到一半,便看到了巴赛尔美术馆低调的米色立面。来到这里的初心无关建筑,只是作为博物馆爱好者,抓住机会来欣赏经典佳作。而可喜的是,新馆也同样开放,由于时间较紧,我只购买了常规展品的门票,并租赁了语音讲解机。在前台看着服务员阿姨先用绊绊磕磕的语与游客畅通无阻地交流,又一扭头用英文回答我的问题,真是有趣的体验。艺术博物馆的主楼建于1936年,由建筑师鲁道夫·克里斯特与来自的建筑大师保罗博纳茨共同设计,他们都是保守主义的现代主义(conservativemodernism)倡导者,而新馆由Christ&Gantenbein于2016年建造,彰显了时代的新特色(石地板和镀锌钢墙板的选用,简洁的室内风格),又保持了与老建筑的连续性(外立面是灰色的砖墙,散发着古代遗址永恒和古老的气息。像主楼的外立面一样,筑的外立面也暗示了古典建筑底部、中部、顶部的三重准则。这个准则在砖墙不同的色调和雕带上精美的浮雕中得以体现,详细分析请见:)漫步在空旷的美术馆里,静静看梵高,高更,毕加索...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度过一天。然而对于兴趣一般的游客它可能是显得枯燥了,那么不妨坐在位于新馆与老馆之间的长椅上发呆,吃个甜甜圈,看来往的豪车和阳光下莱茵河岸闪烁的小房子,尔后进入美术馆庭院,绕着罗丹的巨大雕塑转几个圈再离开应该也是不错的选择。巴塞尔随手拍的莫奈、塞尚等作品1191887名举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